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政治工作 / 正文
扬鞭催马开新局——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述评
  • 栏目:思想政治工作
  • 时间:2014-06-15
  • 点击:
  • 来源:

回眸2013年中国教育,改革是最受人瞩目的关键词。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份份改革纲领正式出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主题贯穿全年,正在成为党和国家的坚定行动。

从研究生投入机制改革全面完善,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评估正式启动;从“减负十条”两次征求意见,到全国统一学籍信息管理;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蓄势待发,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呼之欲出,一项项改革新政密集出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脚步坚定有力,正在成为新的历史征程上的时代强音。

教育优先 育人为本

深化改革的决心是如此强烈坚定

今天的中国教育,已经到了不得不深化改革的重要关头: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愈加迫切,但“择校热”、“入园难”等各种教育难题,仍困扰着万千家庭;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呼唤更多创新型人才,但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方式仍不适应。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形成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2013年,深化教育改革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被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党的十八大描绘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全会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的首要位置,着墨之多、举措之新、改革之实,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改革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奋进提供基本遵循。

从“六一”儿童节寄语全国少年儿童“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到今年教师节前夕向全国教师致慰问信勉励大家“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从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承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到会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强调“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总书记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为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有力指导。

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教育改革事宜。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深化教育和科技领域改革,仍然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抓紧推出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重要改革举措,务求取得更大成效”;“治贫先重教,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成长‘起点’”。

刘延东副总理到青海、贵州、云南等地调研教育改革,出席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多个会议,对推进管办评分离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作出重要部署。

一次次讲话,一次次部署,一次次考察,中央领导对教育改革的殷殷关切和亲切嘱托,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之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彰显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地位。

36年前,以恢复高考为首的教育改革,发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先声。30多年后的今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再次奏响了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时代强音。

顶层设计 试点先行

推动改革的步伐是如此坚实有力

今天的教育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艰巨、更复杂。

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密集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促进管办评分离、推动教师交流轮岗、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每一项改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多个领域,牵涉多个部门,关系多方利益。

攻坚克难的难度越来越大。治理“奥数热”,标本兼治“减负”,破解择校热,清理高考加分,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每一项改革瞄准的都是久攻不下的“硬骨头”,需要发挥更多聪明才智,投入更多艰苦努力。

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表示:“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现在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我们一定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场前所未有的综合改革就此全面拉开。2013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突破了以往单兵突进、局部突破的老套路,以坚实有力的步伐,迈出一条注重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相结合的新路径——

改革,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从整体谋划、从宏观布局,特别注重顶层设计。1月26日,教育部“一号文件”剑指综合改革,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4大类17个突破口提出一揽子方案,充分考虑教育内部改革的系统性、区域改革的协同性,为全年、全国、全局的改革部署奠定良好开局。

改革,更加强调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针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4月,教育部召集十几个大城市部署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着力缓解升学压力;针对高考加分,推动全国20多个省市减少加分项目、降低分值,广东加分项从17项锐减至6项,取消所有学科竞赛及先进加分,网友戏称“下手极狠”。

改革,更加突出重点突破。抓住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启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探索招考相对分离,试点一次考试多次选择,使考试招生从过去偏重选拔淘汰向促进人人成才转变,力图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改革,倡导基层首创精神。2013年,全国425项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第3个年头,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基层蕴含的创新活力全面激发:探索民办校改企业,试水民办高中托管公办校,温州民办教育改革亮点纷呈、渐入佳境;推行动态排名精确定位高招改革,内蒙古实现录取全程阳光,大大降低考生落榜率;深化“绿色评价”,推行零起点教学,再次问鼎PISA测试的上海教育,正通过不断的开拓创新,一次次站上新高度……

顶层设计、整体推进,确保全国上下一盘棋,保证改革方向不偏航;重点突破、试点先行,能激发创新活力,探索有效经验,进而全国推广。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辩证统一、相得益彰,这样的改革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重点突破 惠及民生

攻坚克难的歌声是如此高昂响亮

2013年高考季,重庆七中高三学生殷荣不用为了考试奔波于四川老家和重庆新家之间。作为“异地高考”破冰的首批受益者,他在当地就能参加高考。2013年,全国有4000多名像殷荣这样的幸运儿,受益“异地高考”改革。千万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多年的期盼,终成现实。

改革,正顺着民心所向,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去触碰那些久攻不下的“硬骨头”。群众对哪里不满意,就改革哪里;体制机制哪里不顺畅,就向哪里发力。一曲曲攻坚克难的歌声嘹亮,一幕幕惠及民生的图景生动。

高考改革,曾是很多百姓心中的痛,高考指挥棒的片面引导,让孩子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潭,让素质教育流于形式。今年的改革终于动真格的:12月8日,教育部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减少统考科目、英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有望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本来地位,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

择校难题,曾困扰很多家庭,对于名师名校的趋之若鹜,让一些学校沦为“拼爹拼钱”的是非之地。今年的改革,抓住“择校在择师”的“牛鼻子”,8月中旬,教育部将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从上海等6省份扩大到山西等10省份,进一步完善教师进入和退出机制;11月19日,教育部全面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探索“县管、校用”的无校籍管理新模式,让优秀师资真正为全社会共享。

“我们的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为何培养不出国家需要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时时拷问着中国教育。2013年的教育改革,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颁布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促进教授治学的回归;核准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推动大学章程建设,促进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民办教育,曾是教育发展不忍提及的角落,办学不安定、师资无保障,似乎时刻提醒着民办教育的“出身”。如今,20多个省市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很多地方的民办学校的教师待遇、学生资助等方面都能享受与公办校一样的待遇,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民办教育领域,民办教育发展驶入顺利的快车道。

一项项改革新政陆续出台,一个个教育难题有待破解。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信心越来越足,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渐回升。云南省腾冲一中高三学生王成韬,今年凭借中央扩大扶贫定向招生计划的好机会,以670分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他说:“从小我就对清华心生向往,感谢扶贫定向招生,让我圆了这个梦。”

我们期待,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实现他们的教育梦;我们也期待,有朝一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能够成为生动的现实。(本报记者 李凌)

链接:

年度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教育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4月2日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让他们像小树那样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5月2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5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5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

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5月30日

习近平主席致信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校长祝贺孔子学院成立

希望中美双方有关机构密切合作,切实办好贵校的孔子学院,为推动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促进中美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9月9日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9月25日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

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10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回信

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0月2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广大留学人员要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

10月23日

习近平主席会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

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12月5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

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上一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群众路线的实践与思考 袁贵仁     下一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